数字水中油传感器的清洗操作需遵循规范流程,通过系统性的清洁步骤去除探头表面及内部管路的油污、沉积物等干扰物质,确保测量精度与响应速度,整个过程需注重操作细节与安全防护。 一、清洗前的准备工作是基础保障 需提前准备专用清洗工具,包括无绒擦拭布、专用毛刷、超声波清洗槽、 syringe 注射器及适配的清洗液(如正己烷、异丙醇等),所有工具需确保洁净无油污。操作人员需佩戴耐化学腐蚀手套、护目镜及防静电手环,防止清洗液接触皮肤或静电损坏传感器部件。同时,记录传感器当前的运行参数及状态,关闭传感器的电源及进样阀门,断开与主机的信号连接,确保清洗过程中设备处于安全断电状态。准备废液收集容器,标注 “危险废物” 标识,用于回收使用过的清洗液,避免环境污染。 二、表面初步清洁需针对性处理 先用无绒擦拭布蘸取少量异丙醇,轻柔擦拭传感器探头的光学窗口及外壳表面,去除附着的浮油与灰尘,擦拭时避免用力过猛刮伤光学镜片。对于探头缝隙处的油污,可使用专用毛刷(刷毛硬度≤50 Shore A)轻轻刷洗,确保缝隙内的杂质被清除。若表面存在固化的油垢,可将蘸有正己烷的擦拭布覆盖在污染区域,静置 3-5 分钟待油垢软化后再进行擦拭,重复操作直至表面无可见油污,随后用纯水冲洗探头表面,去除残留的清洗液。 三、管路系统的深度清洗需分步实施 拆卸传感器的进样与出样管路接口,用 syringe 抽取适量正己烷,缓慢注入管路内部,保持管路直立状态让清洗液充分浸润内壁,浸泡 5 分钟后将废液排出至收集容器。重复注入 - 排出操作 3-5 次,直至排出液清澈无杂质。对于内径较小的检测管路,需使用适配的细长清洗刷(刷头直径略小于管路内径)进行往复刷洗,避免刷头过大损伤管路内壁。完成刷洗后,用异丙醇冲洗管路 2 次,最后用纯水流淌冲洗 10 分钟,确保残留的有机溶剂被彻底清除。 四、超声波深度清洁适用于顽固污染物 将拆卸下来的探头部件(不含电子元件)放入盛有专用清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槽,液面需完全淹没部件,设置超声功率为 300-500W,清洗时间 15-20 分钟,通过高频振动去除附着在光学镜片及细微结构上的油污。清洗过程中需观察部件状态,若发现表面有气泡持续附着,需暂停设备并轻轻晃动部件,确保清洗液充分接触所有表面。超声清洗结束后,将部件取出用纯水冲洗 3 次,再用氮气吹干表面水分,避免残留水渍影响光学性能。 五、清洗后的组装与验证不可或缺 按照拆卸相反的顺序重新安装管路及探头部件,确保接口密封紧密,无泄漏隐患,连接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螺纹损坏。重新连接传感器与主机的信号线缆及电源,开启进样阀门,进行小流量通水测试,观察管路是否通畅,有无渗漏现象。通电后启动传感器的自检程序,检查光学系统的基线稳定性,若基线漂移超出允许范围,需重新进行清洁或校准。使用标准油溶液进行验证测试,对比清洗前后的测量值偏差,确保误差在 ±5% 以内,验证合格后方可恢复正常监测。 六、收尾工作需注重细节处理 将使用过的清洗液及擦拭布等废弃物密封后放入专用危废箱,按规定交由专业机构处置。清洁工具需用纯水冲洗后晾干,单独存放于清洁工具箱内,避免二次污染。详细记录清洗操作的时间、使用的清洗液种类、清洗次数及验证结果,形成清洗档案,便于后续追溯传感器的性能变化。若清洗后传感器仍存在响应异常,需及时联系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检修,避免因清洁不彻底影响长期测量精度。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清洗流程,可有效去除数字水中油传感器的各类污染物,维持其稳定的检测性能,为水中油分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