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锰监测仪长期停用前的准备措施需覆盖试剂处理、系统清洁、部件保护及环境控制等环节,通过系统性操作防止设备老化或损坏,为后续重启奠定基础。 
一、试剂处理是首要环节 需排空所有试剂管路及反应池内的残余试剂,将不同类型的试剂分类收集至专用容器,标注成分及处理日期,按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存放,等待专业机构处置。清洗试剂瓶及管路接口,先用纯水冲洗 3 次以上,再用无水乙醇冲洗内壁去除水分,倒置晾干后密封保存。对于未开封的试剂,需检查包装完整性,按存储要求放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及氧化剂,定期查看是否超过有效期。 二、系统清洁需彻底全面 启动仪器的清洗程序,用专用清洗液循环冲洗进样管路、反应池及检测单元,去除残留的锰离子及反应产物,清洗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拆卸易堵塞的部件,如过滤器、定量环等,用超声波清洗仪处理 15 分钟,水温控制在 40℃以下,避免高温损坏部件。光学检测系统的比色皿需用铬酸洗液浸泡 2 小时,再用纯水冲洗至中性,确保无污渍残留,最后用氮气吹干。清洁完成后,需手动检查各流路是否通畅,防止残留杂质堵塞管路。 三、部件保护需针对性实施 蠕动泵需松开滚轮,避免泵管长期受压变形,泵管若已使用超过 3 个月,建议更换新管后再封存。电极类部件需从检测池取出,用纯水清洗后浸泡在专用保存液中,密封于避光容器内,保存液液位需完全覆盖敏感区域。电路系统需断开总电源,拔下主要模块的连接线,接口处涂抹抗氧化剂,并用防尘帽密封,防止灰尘或湿气进入。机械传动部件需添加专用润滑脂,减少长期静置导致的磨损或锈蚀。 四、环境控制需保障存储条件 仪器需放置在温度 10-25℃、相对湿度 30%-60% 的室内环境,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空调出风口,防止温度骤变导致部件老化。周围需无腐蚀性气体、强电磁场及振动源,台面需水平且承重稳定,可在仪器表面覆盖防尘罩,但需预留通风间隙,避免内部受潮。若存储环境粉尘较多,需定期用干燥抹布擦拭仪器外壳,保持表面清洁。 五、记录与标识管理不可或缺 详细记录停用前的仪器状态,包括最后一次校准数据、故障记录及更换部件情况,整理成档案妥善保存。在仪器明显位置张贴停用标识,注明停用日期、预计启用时间及负责人联系方式,防止误操作。定期检查存储环境参数,每月查看一次试剂及部件的保存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设备在停用期间处于良好状态。 通过执行上述准备措施,可有效降低在线锰监测仪长期停用期间的损耗风险,确保重启时能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减少维护成本与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