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污泥浓度检测仪传感器在曝气池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需结合曝气池水流状态、曝气强度及污泥分布特征综合确定。合理的安装位置应避开干扰因素,确保传感器能持续捕捉具有代表性的污泥浓度数据,为曝气池运行调控提供可靠依据。 一、安装位置需满足基础监测条件 首先要保证监测点的污泥分布均匀,避免安装在水流死角或污泥沉积区 —— 这类区域的污泥浓度无法反映曝气池整体状态,易导致数据失真。传感器应安装在水流扰动适中的位置,确保污泥颗粒能均匀悬浮在监测范围内,既避免因水流过缓导致污泥沉降覆盖传感器探头,又防止因水流过急引发探头磨损或信号波动。同时,安装点需远离曝气装置的直接曝气区,曝气产生的大量气泡若附着在传感器光学镜片上,会严重干扰透光率检测,导致浓度测量值虚高,因此需与曝气头保持至少 1.5 米以上的距离,或选择气泡消散后的水流下游区域。 二、具体安装区域需结合曝气池结构选择 对于推流式曝气池,传感器宜安装在池体长度方向的 1/2 至 2/3 处,此区域处于曝气反应中期,污泥与污水混合充分,浓度变化能反映整体处理状态,且可兼顾对前端反应效果与后端处理负荷的判断。若曝气池分为多个廊道,应优先选择主廊道中部,避免安装在廊道转角处 —— 转角处水流易形成漩涡,可能导致局部污泥浓度异常。对于完全混合式曝气池,需通过前期监测确定池内浓度分布相对稳定的区域,通常选择远离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池体中部,此处受进水冲击和出水扰动的影响较小,污泥浓度更接近池内平均水平。 三、安装高度与固定方式需精准控制 传感器探头的安装深度应位于曝气池有效水深的 1/2 至 2/3 处,此深度的污泥悬浮状态稳定,且能避开池底沉积污泥和水面浮渣的干扰。若安装过浅,易受液面波动和表面泡沫影响;安装过深则可能因池底水流速度低,导致污泥在探头周围积聚。传感器需采用固定式安装支架,支架材质应选用耐腐蚀的不锈钢或工程塑料,避免长期浸泡在污水中发生锈蚀。支架需牢固固定在池壁或专用立柱上,确保传感器在曝气冲击和水流扰动下不会发生位移或晃动,探头轴线应与水流方向保持平行,减少水流对探头的直接冲击。 四、安装位置需便于维护且避免干扰 传感器安装点应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便于日常清洁、校准及故障排查,距离池边或检修通道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1.5 米,避免维护时需频繁进入池体区域。同时要避开池内搅拌装置、导流板等设备,防止这些部件运行时产生的机械干扰损坏传感器或遮挡监测光路。若曝气池内设有污泥回流管,传感器需远离回流口,回流产生的局部湍流可能导致污泥浓度短时骤升,影响数据稳定性。 五、安装后的验证与调整 传感器安装完成后,需通过连续监测对比不同时段的浓度数据,若发现数据波动频率过高或与实际运行状态偏差较大,应重新评估安装位置的合理性。可通过移动传感器在小范围内调整安装点,直至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代表性达到要求。同时需记录安装位置的具体参数,包括与池壁距离、水深、周边设备相对位置等,为后续设备维护或更换时的位置复装提供依据。通过科学选择安装位置,可确保传感器持续输出可靠数据,为曝气池污泥浓度调控、曝气效率优化等提供精准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