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余氯传感器电极的清洁是确保其测量准确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电极表面易附着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盐等污染物,这些物质会阻碍电极与水样的有效接触,影响电化学反应或光学测量,导致数据偏差或响应迟缓。掌握正确的清洁方法,需依据传感器类型(电化学法、光度法)和污染物特性,采取针对性措施。 对于基于电化学法的数字余氯传感器,其电极通常由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组成,清洁时需谨慎操作,避免损伤电极结构和功能。首先,需准备好清洁工具和试剂,如柔软的纱布、去离子水、稀盐酸(0.1mol/L)、亚硫酸钠溶液(0.1mol/L)等。清洁前,应先断开传感器与检测仪器的连接,确保操作安全。对于表面附着的普通污垢和微生物,可使用柔软的纱布蘸取去离子水轻轻擦拭电极表面,擦拭过程要轻柔,防止刮伤电极膜。若电极表面存在顽固的金属氧化物或盐类结晶,可将电极浸入稀盐酸溶液中浸泡5 - 10分钟,利用化学反应溶解沉积物,浸泡后需立即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避免残留酸液腐蚀电极。当电极表面残留有氧化性物质干扰测量时,可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还原氧化性物质,之后同样用去离子水充分冲洗。 光度法数字余氯传感器的清洁重点在于检测池和光路部件。检测池是水样与显色剂发生反应的场所,容易残留显色产物和杂质。清洁时,先排空检测池内的残留液体,然后注入去离子水进行冲洗,反复冲洗2 - 3次。若检测池内壁附着有难以冲洗掉的有色物质,可使用专用的清洗剂(如含温和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检测池材质,浸泡后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干净。对于光路部件,如透镜、比色皿窗口等,应使用干净的擦镜纸轻轻擦拭,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水渍,确保光路的透光性良好,避免因光路污染导致吸光度测量误差。 无论何种类型的数字余氯传感器,清洁完成后都需进行校准操作。使用已知浓度的余氯标准溶液对传感器进行校准,检查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若偏差较大,需重新检查清洁过程是否彻底,或考虑电极是否已老化,必要时进行更换。此外,日常使用中应定期清洁传感器电极,根据水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清洁周期,水质较差时增加清洁频率,以维持传感器的稳定性能和测量精度。 正确清洁数字余氯传感器电极,需遵循“谨慎操作、分类处理、及时校准、定期维护”的原则,确保电极表面洁净,保障传感器的可靠运行,为水质监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