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水中油检测仪通过特异性电极捕捉水体中油分特征信号实现连续监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油田污水、地表水等场景。运行中易受电极状态、水样特性、设备部件等因素影响出现故障,需明确故障表现与诱因,针对性制定处理方案,确保仪器持续输出可靠数据。 一、检测数据异常类故障 此类故障直接影响监测精度,常见表现、诊断与处理如下: 数据持续偏高或偏低:若数据长期偏高,可能是电极表面附着油膜或污染物,阻碍信号传导;或水样中含高浓度干扰物质(如表面活性剂),与电极发生非特异性反应。若数据持续偏低,可能是电极敏感膜老化,响应灵敏度下降;或校准不及时导致仪器基线漂移。诊断时先观察电极表面状态,检测水样中干扰物质含量;处理需用专用清洗剂(如弱碱性清洗液)轻柔擦拭电极去除油膜,更换老化电极,按规范重新校准,若含干扰物质需加装预处理装置(如吸附柱)。 数据波动频繁:主要诱因包括采样流量不稳定(进样泵故障、管路堵塞或泄漏)、电极线缆接触不良、环境振动频繁。诊断时检查进样泵运行声音、管路密封性,查看线缆接头是否松动;处理需疏通堵塞管路、修复泄漏接口,重新紧固线缆接头并做好防水处理,将仪器转移至无振动区域或加装减震装置,确保流量与信号稳定。 二、设备运行类故障 此类故障影响仪器正常启动与运行,常见表现、诊断与处理如下: 仪器无法启动或启动后报错:若接通电源无反应,可能是供电系统故障(电源线断裂、电源适配器损坏)或内部电路短路(进水导致主板损坏)。若启动报 “电极故障”,可能是电极未正确安装(接口松动、未接入)或电极损坏(敏感膜破裂、内部元件故障)。诊断时用万用表检测供电线路通断,检查电极安装状态与外观;处理需更换损坏的电源线或适配器,断电后联系专业人员检修短路电路,重新安装电极并确保接口牢固,损坏时更换适配新电极,安装后执行自检程序。 预处理系统故障:若水样预处理装置(如过滤、除水模块)失效,会导致大量杂质或水分进入检测系统,污染电极或影响检测。常见表现为电极污染速度加快、检测值异常。诊断时检查预处理模块滤芯是否堵塞、除水部件是否失效;处理需定期更换滤芯,维修或更换除水部件,优化预处理流程,确保水样达标后进入检测系统。 三、信号传输类故障 此类故障导致数据无法正常上传,常见表现、诊断与处理如下: 数据无法上传至后台:可能是通讯接口松动(网线、信号线脱落)、通讯参数设置错误(IP 地址、端口号不匹配)或后台接收模块故障。诊断时检查通讯线路连接状态,核对仪器与后台通讯参数;处理需重新连接通讯线路,修正参数至匹配状态,联系运维人员排查后台模块,必要时重启后台数据接收服务。 传输数据丢失或延迟:因通讯线路受干扰(靠近强磁场、高压线)或网络不稳定(无线传输信号弱)。诊断时检查线路周边环境,测试网络信号强度;处理需将通讯线路远离干扰源,调整无线天线位置或增强信号,更换为有线传输(如光纤)提升稳定性,减少数据传输风险。 故障处理时需先切断仪器电源(除信号传输故障外),避免故障扩大;操作前佩戴防护装备,防止接触污染物或触电;处理后需校准仪器并检测标准样品,确认数据正常后方可恢复运行,同时记录故障原因、处理过程与结果,纳入运维档案,为后续故障预防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