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悬浮物快速测定仪的清洁与维护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和设备寿命,使用后的规范处理需覆盖外观清洁、核心部件保养及存储维护等环节,通过系统性操作减少污染物残留和部件损耗,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一、使用后的即时清洁 仪器外壳表面若沾染水样或污渍,需用湿润的软布蘸取中性清洁剂轻轻擦拭,再用纯水擦净残留清洁剂,避免使用酒精、丙酮等腐蚀性溶剂 —— 这类溶剂可能侵蚀外壳涂层或标识。显示屏需用专用屏幕擦拭布清洁,防止刮痕影响显示清晰度,若有指纹或水渍,可喷洒少量专用屏幕清洁剂后擦拭,确保无残留痕迹。对于手持握把等频繁接触部位,清洁后需用干布擦干,避免汗液残留导致外壳老化。 二、核心检测部件的清洁 传感器探头是清洁重点,测量结束后需立即用纯水冲洗探头表面,去除附着的悬浮物颗粒,若有顽固污渍(如藻类、黏性杂质),可用软毛刷轻刷,注意避开检测窗口的敏感膜片 —— 膜片若有破损需立即更换。比色皿或检测容器需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纯水润洗 3 次,倒置沥干后存放,若内壁有划痕或残留污渍无法清除,需及时更换新容器,避免影响透光率。线缆及接口处需用干布擦拭,去除表面水汽,接口内若有灰尘,可用压缩气罐轻轻吹扫,禁止用金属工具伸入接口,防止损坏针脚。 三、日常维护需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每次清洁后需检查传感器探头的膜片是否平整、无气泡,若膜片出现褶皱或附着气泡,需重新安装或更换。每周需检查线缆连接处是否松动,接口是否有氧化痕迹,若有氧化可涂抹少量导电膏后重新连接。电池保养同样重要,若设备使用可充电电池,需在电量低于 20% 时及时充电,避免过度放电影响电池寿命;长期不使用时,需将电池电量保持在 50%-70%,并每月补充充电一次。此外,需定期校准设备零点,确保测量基准准确,校准周期建议为每月一次,若频繁使用或测量高浓度样品,需缩短至每两周一次。 四、存储阶段的维护需控制环境条件 清洁后的设备需放入专用收纳箱,收纳箱内可放置硅胶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避免潮湿导致部件锈蚀。收纳箱需选择防摔、防潮材质,内部铺设缓冲垫,防止运输或存放时的震动损坏设备。存储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 10-30℃,相对湿度不超过 60%,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如暖气、烤箱),防止塑料部件变形。传感器探头需单独用保护套包裹,保护套需洁净、干燥,避免与其他硬物接触,防止膜片受压损坏。 五、维护过程中需注意细节管控 清洁工具需专用,避免与其他设备共用抹布或毛刷,防止交叉污染。更换耗材(如膜片、比色皿)时,需使用原厂配件,确保兼容性和测量精度。维护操作需做好记录,包括清洁时间、更换部件型号、校准结果等,便于追溯设备状态变化。若发现设备异常(如读数漂移、响应迟缓),需先检查清洁状况和部件完整性,排除维护不当导致的问题后再联系维修,避免盲目拆解损坏设备。 通过规范的清洁与维护流程,可有效减少悬浮物残留对检测精度的影响,降低部件磨损和老化速度,使便携式悬浮物快速测定仪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为现场检测提供稳定可靠的性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