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在数字钾离子传感器中的应用,确实正在推动钾离子检测向高精度的新时代迈进。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多种钾离子传感器已经被开发出来。然而,传统的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体外培养的细胞、小鼠的大脑切片以及麻醉状态的动物模型,对于意识清楚、活动自由的生命体大脑中钾离子变化的监测一直是研究的一个难点。但近期,科研人员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例如,浙江大学和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共同开发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钾离子纳米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使用超薄钾离子可渗透膜包裹内含钾离子指示剂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该传感器能够通过其表面超薄可渗透膜上的离子通道特异性的识别钾离子并阻断其它离子进入,因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同时,由于超薄可渗透膜的存在,其它离子的干扰信号被消除,该系统对钾离子信号识别的灵敏度也得到了提升。这种传感器已经成功实现了对活动小鼠大脑中钾离子的无损动态监测,让科研人员可以观察到自由活动的小鼠脑内钾离子的变化情况。
此外,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平台的研究者们也报道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近红外钾离子成像纳米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通过上转换材料进行测试,并在SiO2上包覆K+离子过滤膜,通过离子过滤膜对K+的选择性过滤,上转换纳米粒子通过吸收红外光并转变为紫外光,激发K+指示剂,因此能够对环境中的K+浓度变化进行表征。这种传感器已经成功实现了对生物组织和活体动物深层结构的高选择性高响应度的成像监测。
这些进展表明,纳米技术在钾离子传感器中的应用正在不断推动钾离子检测向更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特异性的方向发展。这有望为临床精准定位病灶和施药提供新的可能,同时也为神经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加可靠的实验工具。
总的来说,纳米技术赋能的数字钾离子传感器正在迈向高精度检测的新时代,这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