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氨氮检测仪电极的年度维护是保障的核心工作,需通过校准、密封性检测、膜更换三大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消除累积误差,延长电极使用寿命,以下为详细流程及操作规范。 一、全量程校准 准备 0.1mg/L、1mg/L、10mg/L、50mg/L 四个浓度的氨氮标准液(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稀释),提前 24 小时将标准液与室温平衡(25±1℃)。校准前用超纯水冲洗电极 3 次,浸入 0.1mg/L 零液中执行零点校准,待读数稳定(波动≤0.01mg/L)后保存参数。依次进行各浓度点校准,每点静置 5 分钟,记录仪器示值与标准值的偏差,确保所有点相对误差≤3%。若某浓度点偏差超标,需重新清洁电极(用 10% 稀盐酸浸泡 3 分钟)后再次校准,校准曲线相关系数 R² 必须≥0.999。校准完成后用 20mg/L 质控样验证,偏差超 5% 需追溯标准液配制或电极状态问题。 二、密封性检测 首先检查电极线缆接头:拆除防水保护套,观察接口是否有渗水痕迹或铜绿,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需≥500MΩ),低于标准则更换密封胶圈(选用丁腈橡胶材质),重新缠绕防水胶带(重叠率≥50%)。接着检测电极腔体密封性:将电极垂直浸入 30cm 深的纯水中,保持 10 分钟,取出后观察腔体内部是否进水,若发现电解液浑浊(混入水分会变浑浊),需拆解电极外壳,更换 O 型密封圈(直径与槽宽匹配,压缩量 20%-30%),重装时均匀拧紧固定螺丝(扭矩 15-20N・m),防止局部密封失效。最后测试压力耐受性能:在 0.3MPa 压力下持续 1 分钟,无气泡溢出即为合格,确保在高水压环境(如深水区安装)中稳定运行。 三、膜更换 先拆除旧膜片,用无尘布蘸无水乙醇清洁膜座表面,去除残留胶黏剂和生物膜。新膜片(推荐聚四氟乙烯材质,直径略大于膜座 2mm)需提前在 0.1mol/L 氯化铵溶液中浸泡 1 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安装时在膜座凹槽内均匀涂抹一圈硅橡胶(宽度 2mm,厚度 0.5mm),将膜片平整覆盖,用专用压环固定(避免褶皱),放置 24 小时待胶黏剂完全固化。更换后注入新电解液(3mol/L KCl 溶液),排除腔体气泡(倾斜电极缓慢灌注),确保液面高于敏感膜 5mm 以上。新膜电极需在标准液中活化 48 小时,期间每 12 小时校准一次,直至连续两次校准偏差≤2%,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维护完成后需填写《电极年度维护报告》,记录校准数据、密封检测结果、膜更换时间等信息,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性能变化趋势。建议同步更换备用电极(若有),确保主备电极性能一致,更换后需进行平行样测试(相对偏差≤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