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水处理等领域,数字污泥浓度传感器常采用浸没式安装,以实时监测污泥浓度变化。然而,安装深度对传感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影响显著,需依据不同工况合理确定安装深度。 在曝气池等活性污泥处理单元中,污泥浓度分布存在明显分层现象。池底部由于污泥沉淀,浓度较高且易受污泥压实影响;表层因曝气搅拌,污泥浓度相对较低且不稳定,还易受泡沫、浮渣干扰。因此,传感器应安装在池深的 1/3 - 2/3 区域 。此区域水流相对稳定,污泥处于悬浮且混合均匀的状态,能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污泥浓度数据。安装时,需避免靠近曝气头或搅拌器,防止剧烈水流冲击传感器,导致测量值波动过大;同时,要与池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池壁附近水流异常及污泥附着影响测量准确性。 对于二沉池,其主要功能是污泥沉淀与固液分离,污泥浓度自上而下逐渐升高。为准确监测回流污泥浓度,传感器安装深度一般在池深的 2/3 处至泥斗上方 1 - 2 米位置 。这个深度既能避开上清液区域,又能防止因安装过深,吸入泥斗中浓度过高、流动性差的污泥,造成传感器堵塞或测量滞后。此外,在安装时需考虑污泥回流管的位置,避免传感器处于回流污泥的直接冲击路径上,保证测量的稳定性。 在污泥浓缩池中,污泥浓度高且流动性差,安装深度需综合考虑浓缩池的运行阶段和污泥特性。在连续运行的浓缩池,传感器可安装在池深的 1/2 处,该位置污泥浓度相对稳定,能反映浓缩效果;若为间歇运行的浓缩池,在污泥进料阶段,可适当降低安装深度至池深的 1/3 处,以便及时监测进料污泥浓度变化;在排泥阶段,则需将传感器提升至距离排泥口上方 1 - 1.5 米位置,防止排泥过程中高浓度污泥对传感器造成损坏 。同时,要注意定期清理传感器表面,防止污泥附着影响测量精度。 此外,无论何种应用场景,传感器安装深度还需考虑水位波动情况。预留一定的水位变化空间,避免因水位上涨淹没传感器接线处,导致设备损坏;或因水位下降使传感器暴露在空气中,影响测量准确性。在安装后,应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试运行,通过对比不同深度的测量数据,进一步优化安装深度,确保数字污泥浓度传感器发挥最佳监测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