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溶解氧检测仪的安装与调试是确保设备精准运行的基础环节,需遵循规范流程,兼顾设备特性与监测环境要求,以实现溶解氧浓度的连续稳定监测。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需充分考虑环境适配性 首先需核查安装位置的水质条件,确保水体流速、温度、浊度等参数符合设备运行要求,避免在死水区域或剧烈湍流处安装,以防影响测量稳定性。同时需确认安装点的供电条件,电压与频率需与设备额定参数匹配,必要时配备稳压装置,防止电压波动损坏电路元件。此外,需准备专用安装支架,其材质应具备耐腐蚀性,适合长期浸泡或暴露在水体环境中,支架尺寸需与设备主体及电极探头适配,确保安装后稳固无晃动。 二、设备的安装需按组件分步操作 主机安装应选择通风干燥、便于操作的位置,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大功率电机或变压器,避免信号传输受干扰。主机与电极探头的连接线缆需采用屏蔽线,布线过程中需固定牢固,避免线缆拖拽或浸泡在水中,接口处需做好密封处理,防止水汽渗入造成短路。电极探头的安装深度需根据监测需求调整,通常需完全浸没在水面以下,且远离水面浮沫与底部沉积物,探头表面应保持清洁,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若采用流通式安装,需确保水样流通管路通畅,流速稳定在设备规定范围内,管路接口处需密封严密,防止漏水或进气。 三、电气连接需严格遵循接线规范 电源线连接前需确认断电状态,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接线图区分火线、零线与地线,确保极性正确,接地电阻需符合安全标准,避免漏电风险。信号线连接需区分正负极,插头与插座需紧密对接,必要时旋紧固定螺母,防止松动导致信号中断。连接完成后需整理线缆,使用线槽或扎带固定,避免线缆杂乱造成后续维护不便。 四、调试工作需分阶段逐步开展 通电前需再次检查各部件连接状态,确认无松动或错接情况,随后进行通电预热,预热时间需符合设备要求,通常为 30 分钟至 1 小时,使电路与传感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校准是调试的核心环节,需使用标准溶液进行两点校准,先将电极置于零氧环境中校准零点,再使用饱和氧溶液校准量程,校准过程中需确保溶液温度稳定,搅拌均匀,待读数稳定后保存校准参数。校准完成后需进行实际水样测试,对比仪器显示值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偏差需控制在设备允许误差范围内,若偏差过大需重新检查校准步骤或电极状态。 五、功能验证需覆盖设备全部运行模式 需测试数据传输功能,确认测量值能准确上传至控制系统或数据平台,传输间隔与格式符合预设要求。检查设备的自动清洗与温度补偿功能,验证清洗机构运行是否顺畅,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是否与实际水温一致。模拟断电后重启,观察设备是否能自动恢复运行并保留历史数据,确保数据连续性不受影响。调试过程中需记录各项参数与测试结果,形成调试报告,为后续维护提供参考。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安装与调试流程,可确保在线溶解氧检测仪的测量精度与运行稳定性,为水体溶解氧监测提供可靠的设备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