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碘检测仪电极的储存质量直接影响其性能稳定性与使用寿命,需通过严格的规范控制储存环境、预处理流程及维护措施,防止电极老化、污染或性能衰减,确保再次使用时能快速恢复检测精度。 
电极需存放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粉尘、腐蚀性气体或强光直射的条件下,防止电极表面被污染或敏感膜因光照发生化学降解。环境温度需保持在规定范围内,过高温度会加速电极内部电解液的蒸发与成分变化,过低则可能导致电解液冻结或电极材料脆化,通常建议储存温度控制在常温区间,且避免剧烈温度波动。同时,储存区域应远离强磁场与振动源,防止电极内部结构因物理干扰发生微小位移,影响电位稳定性。 使用后的电极需先进行彻底清洁,去除表面残留的样品、试剂或污染物,可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必要时使用专用清洁剂轻柔擦拭,避免划伤敏感膜。清洁后需检查电极外观,确认敏感膜无破损、裂纹或气泡,电极引线与接头无氧化、松动现象,若发现损伤需及时修复或更换,不可直接储存受损电极。预处理完成后,需将电极表面的水分用洁净滤纸吸干,避免残留水分在储存过程中滋生微生物或导致电极表面氧化。 短期储存(通常数天内)可将电极浸入专用的碘电极储存液中,储存液的成分需与电极内部电解液相匹配,维持电极敏感膜的活性,防止膜干燥或溶胀。长期储存时,需根据电极类型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部分电极可在干燥状态下储存,但需确保敏感膜处于稳定状态;另一部分则需持续浸泡在特定浓度的碘化物溶液中,避免电极性能退化。储存液需定期更换,防止溶液变质或被污染,更换时需将旧溶液完全排空,并用新溶液冲洗储存容器后再浸泡电极。 储存时需将电极垂直或倾斜放置在专用支架上,确保敏感膜不与容器壁或其他物体接触,防止受压变形或刮擦。电极引线需妥善整理,避免过度弯曲、拉扯或缠绕,防止内部导线断裂或接头接触不良。对于带有保护帽的电极,需在储存时套上干净的保护帽,保护帽内部需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可放入少量干燥剂,但需避免干燥剂直接接触敏感膜。 即使在非使用状态,也需按周期检查电极状态,观察储存液是否浑浊、电极表面是否有异常附着物,若发现问题需及时处理。长期储存后的电极在启用前,需进行活化处理,如浸泡在活化液中一段时间,恢复敏感膜的电化学活性,确保电极能快速达到稳定的响应状态。活化后需通过校准验证电极性能,确认符合检测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若储存过程中发生储存液泄漏、电极被污染或环境条件失控等情况,需立即取出电极,重新进行清洁、检查与处理,评估电极性能是否受影响。对于意外暴露在极端环境中的电极,需进行全面性能测试,若参数超出允许范围,需重新校准或更换,不可直接用于检测。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储存规范,可有效维持在线碘检测仪电极的性能稳定性,减少因储存不当导致的故障与误差,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在检测工作中持续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