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污泥浓度检测仪在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等工艺流程中,承担着实时监测污泥浓度的关键任务。正确设置其量程与报警阈值,是保障工艺稳定运行、避免异常工况发生的核心环节。需综合考量水质特性、工艺要求以及仪器性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 量程设置需紧密贴合实际水质工况。不同处理阶段和污水类型,污泥浓度差异显著。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曝气池阶段,污泥浓度通常在 2000 - 5000mg/L;而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浓度可高达 10000 - 30000mg/L 。设置量程时,要通过前期水质调研与历史数据统计,明确污泥浓度的波动范围。量程上限需预留一定裕度,一般比历史最高值高出 10% - 20%,以应对水质突变或工艺异常导致的浓度峰值;量程下限则应低于正常运行时的最低浓度值,确保仪器在低浓度工况下也能准确测量。若量程设置过窄,易出现超量程报警,影响监测连续性;量程过宽,则会降低测量精度,无法精准反映污泥浓度变化。 报警阈值的设定需以工艺安全与稳定运行为导向。低报警阈值主要用于提示污泥浓度不足,可能引发处理效率下降等问题。在生物处理工艺中,当污泥浓度低于活性微生物正常代谢所需的最低浓度时,需触发低报警。例如,对于硝化反应,若污泥浓度持续低于 1500mg/L,可能影响硝化菌的活性,此时应将低报警阈值设定在此浓度附近。高报警阈值用于防范污泥浓度过高带来的风险,如污泥膨胀、管道堵塞等。当污泥浓度超过工艺设备承载能力时,需及时报警并采取调控措施。比如,污泥脱水设备进料管道的耐受浓度上限为 15000mg/L,高报警阈值可设为 13000 - 14000mg/L,为工艺调整预留缓冲时间。 设置过程中还需兼顾仪器自身特性。不同型号的在线污泥浓度检测仪,测量精度、分辨率和响应时间存在差异。高精度仪器可设置较窄的量程,以获取更精细的浓度数据;而分辨率较低的仪器,若设置过窄量程可能导致数据波动频繁。同时,仪器的响应时间影响报警的及时性,响应较慢的仪器,报警阈值需提前设定,确保异常情况能被及时察觉。此外,设定后需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对量程和报警阈值进行验证与优化,根据工艺调整、水质变化等情况,动态修正设置参数,保障检测仪持续发挥有效监测作用。
|